|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报道 » 正文

液晶面板供货危机等离子或可能复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29  浏览次数:15
核心提示:  近期,长虹、海信、创维、海尔等在内的国产平板彩电巨头纷纷推出了32英寸等离子新品。TCL停滞已近2年的国内等离子新品,已在
  近期,长虹、海信、创维、海尔等在内的国产平板彩电巨头纷纷推出了32英寸等离子新品。TCL停滞已近2年的国内等离子新品,已在2007年5月重新启动;而长虹更是展示了从32英寸到103英寸的等离子全线产品。这似乎表明,我国等离子电视产业或有复苏迹象。本文就此现象出现的成因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短期因素分析   从短期来看,主要源于液晶面板的供货危机以及消费者需求结构。一方面,此次液晶面板供货危机的主要集中在32英寸。另一方面,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07年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调研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平板电视消费尺寸也表现出明显集中趋势,目前,32英寸、37英寸、40英寸、42英寸液晶和等离子电视消费占整个平板电视消费的80%,其中32英寸比重又最高,达34.9%。为此,等离子电视厂商集中推出了32英寸等离子电视。   二、长期因素分析   从长期来看,以下四方面因素对等离子电视发展有利。   1.国际市场需求不断攀升。据DisplaySearch公司统计,2006年,全球等离子电视出货量为920万台,同比增长57%,2007年一季度,全球等离子电视出货量为230万台,同比增长37%。   2.政策助推企业发力等离子电视。2007年伊始,我国启动了“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化专项工程”,其中发展等离子显示屏被作为重点工程得到政策上的大力扶持。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副司长王秉科指出,我国等离子电视产业发展的整体思路是: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重点发展42英寸以上等离子显示屏、驱动电路及模块,掌握规模量产技术;建设等离子显示屏及模块生产线,鼓励引导设备和专用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   3.等离子面板持续降价。如图所示,目前,42英寸等离子面板从2007年3月的457美元/片下降至352美元/片,50英寸等离子面板则从718美元/片下降至533美元/片;而3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则从295美元/片上升为320美元/片。   4.等离子数字高清技术的发展及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以及在动态表现能力、画面稳定性、整体亮度控制、宽广的视野及保护视力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得到市场认可,都会带动等离子电视销量的上扬。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