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报道 » 正文

等离子电视由守转攻驳斥清晰度差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28  浏览次数:41
核心提示:  中国消费者重液晶轻等离子终于让等离子企业急了。“从全球范围内看,等离子电视在大屏幕市场的优势高于液晶电视,而在中国却
  中国消费者重液晶轻等离子终于让等离子企业急了。“从全球范围内看,等离子电视在大屏幕市场的优势高于液晶电视,而在中国却被严重扭曲了,等离子应该享受公正的待遇。”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离子专业委员会日前专门召开会议,谋划2007年等离子电视的发展规划。   据记者了解,等离子委员会得出一致的共识是:在宣传阵地,等离子电视将不再沉默,将树立其在动态清晰度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而在市场阵地,将在满足消费者客厅需求的42英寸、50英寸大屏幕市场集体发力。   “重建”等离子技术优势   “如果我买平板电视的话,我会选择等离子电视。”信息产业部数字电视标准工作组组长刘全恩日前站出来公开支持等离子,他并且表示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相比具有全数字化、动态清晰度高、动态能耗低、寿命长、可视角宽、画面对比度高等六大优势,但不幸的是,这些优势反被误读为劣势,其中误读最严重的是清晰度。“说等离子电视清晰度差,完全是一种‘盲人摸象’的误解,是等离子电视最大的冤屈。”   整个2006年,等离子电视都在“清晰度不高”、“能耗大”等诸多指责声中度过。由于等离子阵营的相对沉默,已逐渐影响到消费者信心,对等离子电视的销售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在清晰度方面,应该说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各有优势,前者静态清晰度占优,后者动态清晰度占优。”信息产业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技术总监张素兵博士告诉记者。   大尺寸市场动摇   其实在2006年以前,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一直相安无事,以42英寸为“分水岭”,前者在中小尺寸市场占据优势,后者在大尺寸市场“唯我独尊”。   这种各得其所的市场格局终被打破。随着2006年以来的消费升级,主流平板电视尺寸开始向上迁移,液晶电视阵营大规模侵入大尺寸市场,而40-42英寸区域正是双方短兵相接的主战场。   “尽管受到液晶电视的冲击,但等离子电视仍然在42英寸及42英寸以上市场占据主流,说‘等离子不敌液晶’是不负责任的。”等离子专业委员会暗示是液晶竞争对手在炒作。   记者获悉,随着松下、日立、三星SDI开始量产42英寸高清等离子面板,等离子电视将在2007年掀起42英寸等离子高清风暴,此前液晶一直在指责42英寸等离子电视达不到高清标准。   其实从2006年末开始,松下、日立、LG等国际厂商与长虹、海信等国内巨头集体发力,推出了多款42英寸、50英寸的高清等离子电视新品,已经在市场投入加大了力度。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