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报道 » 正文

规范彩电动态清晰度 市场影响待考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30  浏览次数:17
核心提示:  近日《中国电子报》记者独家获悉,广受业内关注的彩电动态清晰度规范,目前正在加紧测试与制定中,拟定于4月22日正式发布。
  近日《中国电子报》记者独家获悉,广受业内关注的彩电动态清晰度规范,目前正在加紧测试与制定中,拟定于4月22日正式发布。该规范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主持制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参与测试和论证。这一规范的出台显然有利于等离子产业的发展,但能否对其产生实质性的市场影响还有待考证。   有关专家表示,这一规范出台更大的意义在于: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老百姓对电视画面在运动状态下的清晰度越来越关注,而彩电行业对高清的理解和传播还存在不规范之处,以往评价动态画面的清晰度只能靠主观评价,而这一规范为彩电的动态清晰度,提供了一个客观明确的参考指标。   动态清晰度界定将有据可依   彩电清晰度事实上包含两个层面:静态清晰度和动态清晰度。顾名思义,静态清晰度指电视在显示静态画面时的清晰度,而动态清晰度则指电视在显示动态画面时的清晰度。   2006年3月,我国颁布了数字电视高清标准,其对高清的定义更多地体现在对静态图像的分辨率上,即主要定义电视机是否具有显示高清晰电视信号的能力。但对于电视机在实际接收高清电视信号时,在运动画面下达到何种清晰度,是否还是高清的,并没有实质性的规定。   目前,彩电行业对高清的理解和传播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同时,很多平板电视厂商将产品卖点集中于动态画面清晰度的改善上,但他们参照的标准并不一样。“以往评价动态画面的清晰度只能靠主观评价来表示,或者靠各品牌自我宣传,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客观评价的依据。针对老百姓的迫切需求和平板电视市场的状况,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采纳了等离子专业委员会的建议,决定制定一个统一的行业规范,对电视的动态清晰度进行科学测量和规范,为彩电的动态清晰度,提供一个客观明确的参考指标。”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厂商最关注的动态清晰度规范规定的具体指标,郝亚斌表示:“当前平板电视有不同的显示技术和不同的显示规格,其动态清晰度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技术组目前正在对各种测量结果进行评价,预计很快会有最终结果。可以肯定的是,这一规范将会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直观地将平板电视图像在各种运动速度下所对应的清晰状况,用肉眼来进行辨别,从而直观地告诉消费者所测量电视的动态清晰度质量。”   有关专家表示,动态清晰度规范出台的意义在于:以往评价动态画面的清晰度只能靠主观评价,而这一规范为彩电的动态清晰度,提供了一个客观明确的参考指标。   对等离子电视发展有利   动态清晰度规范的指标定为多少至为关键,这直接关系到等离子阵营和液晶阵营的市场利益。   可以肯定的是,这一规范显然将有利于等离子电视的发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全恩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等离子电视响应时间达到微秒级,动态清晰度较高;而液晶电视因发光原理所限,响应时间较长,显示动态图像时会存在拖尾现象。总体来看,等离子电视的动态清晰度较高,而液晶电视的静态清晰度较高。虽然近年来液晶电视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动态清晰度,但实际效果可能并没有厂商宣传得那么好。”   参与制定该规范的一位技术专家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液晶电视的动态清晰度相对于等离子电视低多少,这个具体数据还在统计中。总体来看,等离子的动态清晰度要比液晶电视表现得好是事实。”   记者通过采访长虹、日立、松下三家等离子厂商发现,他们对动态清晰度规范的出台持赞成和支持态度。事实上,自从2006年以来,业内要求制定动态清晰度规范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一声音在等离子阵营方面,则表现得更为强烈。   日立数字映像(中国)有限公司营业本部部长卫旭东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直言:“2006年颁布的数字电视高清标准更有利于液晶电视的发展。”   我国数字电视高清标准并没有对动态清晰度进行规定,这使等离子厂商宣称的“等离子电视动态画面效果优于液晶电视”变得无据可依。而在静态清晰度方面,数字电视高清要求物理分辨率达到1366×768以上才可称为高清。当时中国等离子电视的主流尺寸为42英寸,这一尺寸的等离子电视分辨率只能达到国际高清的1024×768,这一分辨力在我国不能称为高清,而大尺寸液晶电视几乎都可以达到我国高清标准。   据中怡康市场研究公司的统计,2003年,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市场规模都不大,但等离子电视的销量略高于液晶电视。但是2003年以后,液晶电视的飞速发展让等离子电视相形见绌。2005年我国液晶电视的国内销量为120万台,2006年为390万台,2007年为766万台;2005年我国等离子电视的国内销量为49万台,2006年为55万台,2007年为69万台,我国等离子电视销量的增速显然低于液晶电视。   奥维营销咨询公司副总经理文建平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等离子电视目前在销量上落后于液晶电视,并不是说老百姓不喜欢等离子电视,等离子电视销量相对落后的根本原因,一是等离子电视的产品线以前都局限在大尺寸上,而液晶电视可以提供从19英寸到50英寸的产品,在中国能买得起大平板电视的消费者毕竟是一小部分;二是主推等离子电视的厂家太少,目前销售等离子电视的整机企业,不过10来家,而主推液晶电视的厂商却有200来家,厂商阵营的不对等,也是影响等离子电视销售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改变。2007年等离子电视阵营推出了32英寸这个关键尺寸,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等离子电视上游企业目前正在开发26英寸等离子电视和37英寸等离子电视,37英寸等离子电视于最近由长虹实现了首发。通过努力,等离子电视的产品线已与液晶电视不相上下,甚至在大尺寸上还占有了一定的优势。   另一对等离子电视行业的利好表现在:中国的整机企业开始客观地看到等离子电视在整个行业布局中的地位。由于2007年上游液晶面板总体上处于供应紧缺的状态,中国企业在产品的排兵布阵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在重新审视等离子电视的机遇与地位。同时,长虹投资6亿多美元建设的等离子屏生产线建设进展顺利,这为保证中国企业的稳定供应,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