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报道 » 正文

李东生:TCL整体经营出现向上拐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30  浏览次数:17
核心提示:  3月15日,TCL集团(下称“TCL”)发布了三年来首份盈利年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90.63亿元,利润3.96亿元,每股盈利0.153元。
  3月15日,TCL集团(下称“TCL”)发布了三年来首份盈利年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390.63亿元,利润3.96亿元,每股盈利0.153元。经历了三年国际化“残酷洗礼”的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当天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专访。   管理架构“4+2”   面对三年来首份盈利年报,李东生说,很高兴但也很平静,因为这是意料之中的。   去年TCL预算实现2亿~2.5亿元的盈利,扣除可转债的因素实际实现了3.1亿元的净利润。“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预算达成率符合目标。”李东生说,TCL去年的负债率降低6%、管理、销售费率都有降低,综合毛利率和流动资金周转率都得到提高,说明TCL经营质量在改善,已摆脱财务危机,整体经营开始出现拐点。   事实上,与2006年的487亿元相比,TCL集团2007年的营业收入下降了约20%。对此,李东生说,这主要是去年初已预计到两年亏损之后银行收紧信贷,所以采取 “主动收缩”,将资源集中到几个主要产业以保证经营安全,“如果不是预先主动收缩,也许2007年的情况就比现在公布的要差。”   “去年要转让低压电器、电脑业务,就是TCL对业务投放要更聚焦,今年TCL要实现恢复性增长,因此会更集中进行资源投放。”李东生说。   今年,TCL集团将集团的产业管理架构正式调整为“4+2”:“4”即在原有的TCL多媒体(1070.HK)和TCL通讯(2618.HK)之外,还新设了负责白家电业务的TCL家电产业集团和负责部品业务的泰科立部品产业集团,称为“四大产业集团“;“2”是指两个业务群,一是房地产与投资,二是物流与服务。   李东生表示,以前由TCL集团一个平台来管理下面十多个公司,很多资源分配和管理工作都难以到位,现在管理架构清晰了,对下面公司的支持会更有效、更到位。同时,集约化后资源可以共享,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更好地发展业务。   目前,几家合作银行都与TCL签订了信贷合作计划。今年集团将不会再考虑出售公司股权,但是会采取优化资产结构的措施,考虑对一些非盈利性资产、固定资产,盘活优化,比如,TCL可能会把一些物业证券化。     扩产液晶电视   虽然经过3年努力TCL集团实现扭亏,但与390亿元的营业收入相比,3亿多的利润仍显得微不足道。如何提高占主营收入67%的多媒体、通讯两大产业的经营规模和效益,仍是TCL集团今年的重中之重。   去年TCL彩电业务相比前年近27亿港元的亏损虽大幅减亏,但仍有2亿港元的亏损额,李东生说,这主要是因为北美业务亏损8000万美元,其中3000万美元是用于售后服务的成本预提,此外还有专利成本预提。TCL去年5月及年底对北美业务进行了两次调整,调整已于今年2月到位,相信今年北美业务会得到改善。   收购汤姆逊业务之后,TCL一度成为全球显像管(CRT)电视业的“老大”。去年TCL销售了1500万台彩电,其中92%是CRT电视,8%为LCD(液晶电视)。李东生透露,2008年TCL液晶电视产量将大幅增长,计划从去年的150万台增加到420万台。而去年成为飞利浦LCD电视的OEM供应商,对TCL今年扩大LCD产量也将有很大帮助。   李东生说,全球领先的LCD企业三星、索尼、LG、飞利浦、夏普,本身都在做液晶面板。所以,中国企业未来要在平板电视上取胜,也要在关键器件上建立起自己的能力。因为在LCD电视中,模组占了总体成本的70%~75%。为了切入平板关键器件,TCL正在筹备定向增发上马液晶模组。对于TCL把液晶模组项目的地点从原来的佛山南海迁至TCL总部所在地惠州,李东生透露,这与合作伙伴的选择有关。“合作伙伴在后来的谈判中有所变化,把液晶模组项目放到惠州,可以与TCL惠州LCD产业基地更好地实现一体化经营。”   TCL的另一主业手机,去年实现了第二年的盈利。李东生说,扣除可转债因素,TCL通讯去年实际盈利有5000多万港元。不过,相对于其一年1190万台的出货量而言,如何提高利润率仍是TCL手机产业的一个现实问题。   李东生认为,TCL手机2008年的重点是要把中国市场做好,而其中关键点在于提高产品竞争力。虽然阿尔卡特手机在国内市场已卷土重来,但在李东生眼里,阿尔卡特主要还是集中做高端手机,比如代理黑莓手机的中国业务,所以TCL的国内手机业务还是主要以TCL品牌为主。   化解成本风险之道   目前,国内众多外向型企业普遍面临人民币继续升值、劳动力成本日益高涨、欧美环保壁垒提高等多方面的压力。对此,李东生说,环保因素影响不算大,如欧盟新的环保规定,TCL此前已经作出了调整与应对。   至于国内劳动力成本提升,李东生表示TCL相对而言没有其他企业受的影响大,因为在这方面TCL原本就比较规范,而且,TCL着眼于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消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压力。   去年,TCL集团的总体销售额中,内地销售额占了56.3%,香港及海外占了43.7%。虽然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在不断快速升值,李东生说,由于TCL在海外有比较健全的生产基地,大部分的出口产品都是在当地组装的;人民币升值的实际影响有限,而且集团利用远期汇率来归避风险。去年TCL汇率损失仅700万元,相对于近400亿的营业额来说,算是控制得比较好的了。   从2006以来,陆续有一些产业“诸侯”离开了、一些“海归”辞职了。李东生说,此前TCL的团队还是比较稳定的,但这两年确实有点“动荡”:“去年,有的主管因没有完成业绩指标而自动辞职;有的人是为了寻找其他机会而离开。”李东生说,企业经历了国际化的磨砺,可谓“大浪淘沙”,真正有能力的骨干还是会保留并服务于TCL。他表示,最近又将有一批具有管理经验的人才,加盟TCL多媒体等核心产业。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