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质检院两科研项目获国家质检总局立项

发布日期:2014-10-22 浏览次数:
158
天山网讯(通讯员郭渊报道)近日,新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简称新疆质检院)申请的《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表征及对痕量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研究》和《一次性纸杯、餐盒中荧光增白剂定性定量研究》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立项。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次性纸杯、餐盒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次性纸杯及餐盒的安全性问题成为关乎国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部分生产厂商通过加入荧光增白剂来遮盖餐盒发黄的现象,国家标准明确要求一次性纸杯、餐盒中不应加入荧光增白剂,但没有制定一次性纸杯、餐盒中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不同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方法准确度较低、有些方法专属性不强。
《一次性纸杯、餐盒中荧光增白剂定性定量研究》课题将建立一次性纸杯、餐盒中多种荧光增白剂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课题组还将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及各地州市市场上的一次性纸杯、餐盒中荧光增白剂的使用情况进行普查,通过检查情况追溯非法使用荧光增白剂企业,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商讨对策。
一次性纸杯、餐盒中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的建立,对于流通领域中荧光增白剂的滥用情况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该方法的建立将对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打击非法添加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今后的系统监管作好基础。
重金属离子污染一直是环境安全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金属离子广泛地存在于生命器官、日常应用水、玩具、建筑材料、涂料及衣物等与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介质中,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碳量子点因具有强荧光特性等优点已成为重金属离子分析检测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然而碳量子点制备过程中存在设备特殊、原材料昂贵等缺陷,这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瓶颈。
《碳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表征及对痕量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研究》课题依托新疆丰富、廉价的碳材料制备高附加值的碳量子点为目标,采用微波辅助化学氧化法等技术,研究简单、低成本制备碳量子点的方法;研究原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条件等对碳量子点的形貌、微晶结构、表面性质和荧光特性之间的影响规律;揭示碳量子点的生成机制和发光机理。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高荧光性能的碳量子点,基于重金属离子分析检测的需求,研究碳量子点作为新型荧光探针的检测方法。
项目的实施将为依托新疆碳材料创制碳量子点及其检测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指导,为碳量子点荧光探针测定痕量重金属离子奠定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点击进入天山网专题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