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都江堰灌区蓄水量近13亿立方米,为近5年来最高值,可有效应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春旱;磨儿潭应急水源工程今年全部完工,有效蓄水量将较去年增加近100万立方米,中心城区应急供水更有保障……昨日召开的都江堰灌区2014年用水管理工作会议上,透露了诸多农田灌溉、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等方面的好消息。
保证1000万亩农田灌溉
“确保供水区域灌溉面积1040万亩,水稻栽插面积640万亩,向丘陵灌区输水8.06亿立方米”是都江堰灌区2014年的首要用水工作任务。“虽然灌溉面积只有1000万亩,但多数农田实际复种率在2.2左右,灌溉面积是不止1000万亩的。”省都江堰管理局供水处徐兴文告诉记者,不过,灌区2013年末蓄水量达12.94亿立方米,为近5年来最高值,在今年灌溉面积与去年接近的情况下,可有效保障农田灌溉。
据了解,从气象和资料分析,今年育秧阶段上游来水及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2成,岷江上游积雪较常年偏少八成以上,春播期间灌区大部将有一般性春旱发生。鉴于去年我省遭遇了严重的冬干春旱,去年下半年,省都管局即组织丘陵地区及时蓄水,并于年末渠首岁修前进行输水,如今黑龙滩水库、三岔湖水库等均达到近年来最高水位,蓄水充足。
磨儿潭应急蓄水增近百万方
按照计划,今年省都管局将向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11.67亿立方米。记者注意到,2013年向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的实际值为10.09亿立方米,今年的计划要高于去年的实际供水量。
“今年磨儿潭应急水源工程将完成全部建设,蓄水量更足,中心城区应急供水将更有保障。”徐兴文说的磨儿潭工程是成都市区中心城区生活用水的应急水源,如果岷江上游出现泥石流,白沙河浊度上升,就将启用磨儿潭水源进行供水。他说,磨儿潭工程今年完成建设后,有效蓄水量将达400万立方米,比去年增加近100万立方米。据了解,从气象资料分析,今年盛夏期间灌区有一般性洪涝发生,部分地区略偏重。
此外,今年省都管局还计划向成都市锦江生态环境供水6.71亿立方米。“这个只是最低标准。”据徐兴文介绍,经过有效调配,去年向锦江生态环境实际供水量近10亿立方米,今年实际供水量应该不会少于去年。
农田供水按方收费试点扩容
会上还透露,为促进节水型灌区建设,让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今年可能增加农田计量用水的试点范围。
“都江堰灌区人均和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1166立方米和1645立方米,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属缺水型灌区,必须要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徐兴文告诉记者,目前都江堰灌区是按亩计收水费,在农业灌溉中,水资源浪费较为普遍,大水漫灌现象仍然存在。此前,省都管局在彭州市、什邡县、广汉市、绵竹县试点农田灌溉计量收费,改按亩为按方收费,即基本水量收取基本水费,超计量累计加价。“今年,这一试点范围有望扩大,此后将逐步扩展到所有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