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除了粽子外,有一种食物也是常吃的,那就是鸡蛋。那么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吃鸡蛋吗?
在山东,传统的粽子都是甜食,用白米,中多包枣,又称枣粽子。粽子叶,多用刚采下来的新鲜芦苇叶,选取比较宽的包粽子。
端午节煮鸡蛋吃也一种风俗,民间传说,端午节吃鸡蛋不会腰痛。妈妈、奶奶还会拿温热的鸡蛋在小孩小肚子上滚几滚,边做边说“一年不会肚子痛”一类的话。在这一天,出嫁了的姑姑也会给侄子送来煮熟的鸡蛋,送来一年的祝福。
插艾草,挂香囊,驱毒除瘟,防蚊虫叮咬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各个门框上插上艾草,用以驱毒除瘟。艾叶(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的确有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的作用。
用艾叶煮鸡蛋,不但会有艾叶的特殊香味,还能祛除晦气和疾病。关于端午吃鸡蛋的民俗,民间还流传着一段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个瘟神,每年端午总要溜到民间播疫害人,受害者多为孩子,轻则发烧厌食,重则卧床不起。做母亲的对此十分心疼,纷纷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她消灾降福,保佑后代。
女娲得知此事后,便去找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许你伤害。”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边,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娘娘下界有几个嫡亲孩儿?”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挂有蛋袋的孩儿,都不准许你胡来。”
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孩子们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有煮熟的咸蛋。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动手害人了。这样,端午吃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据说这一天用煮鸡蛋的水来洗脸,一年也不会遭蚊虫叮咬,又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鸡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另外,由于早年生活条件差,吃鸡蛋是比较奢侈的事情。除了老人、孩童、产妇及伤病者,常人能美美地吃上几枚鸡蛋的日子大概只有端午节了。
我国一些地方还有在端午节“滚鸡蛋”的习俗。这天早上,老人要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孩子的肚皮上来回滚几滚,嘴里还要念叨着“宝子吃蛋、灾星滚蛋”。吃鸡蛋之前,小孩子们通常要拿出自家煮的鸡蛋比大小,相互撞击比谁的鸡蛋壳硬,趣味盎然。
端午节吃鸡蛋代表着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而传说在吃煮鸡蛋前做撞碰鸡蛋的游戏非常吉利,胜出者更会迎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