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 » 品牌售后 » 明迪 »成都明迪

成都现“蒙眼识物”培训 专家:不科学

最后更新:2014-05-22 浏览次数:58
成都现“蒙眼识物”培训 专家:不科学

售后服务7*24小时报修电话: 400-666-1443

成都现“蒙眼识物”培训 专家:不科学

据本报记者调查,数十至上百名成都中小学生参加了潜龙智德培训班,其中不少孩子报了超动力“蒙眼识物”课程。近日,在成都一个四星级宾馆的20楼小会议室里,他们向4个成都家庭展示了由该机构开发的蒙眼识物课程。 晨晨现场展示蒙眼识物   成都商报记者   热线征集   你的孩子是否报了“蒙眼识物”?   据本报记者调查,数十至上百名成都中小学生参加了潜龙智德培训班,其中不少孩子报了超动力“蒙眼识物”课程。作为家长的你,如果也报了相关培训项目,请拨打成都商报热线028-86612222。   蒙上你的眼睛,你还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吗?在“潜龙智德”这个培训机构的老师口中,答案是“能”!   近日,在成都一个四星级宾馆的20楼小会议室里,他们向4个成都家庭展示了由该机构开发的蒙眼识物课程。展示者是成都大邑某小学3年级女孩晨晨(未成年人,化名)。戴着黑色眼罩的她,将字卡贴在额头,又在手里一阵揉搓,便能读出上面写了什么字。   培训机构给这项技能取名为“超动力”,学习两天即可掌握。晨晨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为掌握这样的超常技能,她一共花费了13万多元。   快速记忆   如何记忆“篮球、飞机、墨水、阿姨、美国”?   “篮球扔到天上,砸中飞机,洒下墨水,滴到了阿姨身上,阿姨跑到美国……”   下午2点半,金牛润邦国际酒店20楼,一个20多平方米的小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其中包括一位妈妈和两个女儿,一对中年夫妻和读初中的女儿,一名初中男生和母亲,一个5、6岁小男孩和父亲。   一位身穿中山服的男子自称叫黄历强,广东人,身兼全脑教育西南区首席讲师、国际注册高级右脑开发培训师等多个头衔,也是此次讲座的主讲人。   他告诉听众,想象是快速记忆的秘诀。以“篮球、飞机、墨水、阿姨、美国”等长串词语为例,可以这样记:“篮球扔到天上,砸中飞机,洒下墨水,滴到了阿姨身上,阿姨跑到美国……”   这时,黄老师说,“潜龙智德”共开发了七阶学习课程,快速记忆只是第一阶,他现在要为大家隆重推出第三阶课程:“超动力”。   什么是超动力?他给出解释:“通过一个训练,可以开发大脑潜能,提高聪慧度,更睿智,悟性更高,更有远见,外在表现为蒙眼识物。”   蒙眼识物   如何识别手中色卡颜色?   接过字卡,举在距离额头10厘米处的位置,双手揉搓。似乎眼罩让她有些不舒服,用右手背蹭了一下眼罩,继续揉搓卡片……   根据黄老师的阐述,世间万物都有信号,人的大脑波则能感知到这类信号。   “我们有没有梦见几天或一个月后的某一个场景?有没有!”他说,这正是因为人脑中的伽马波,“又叫宇宙波”,在人熟睡时被强烈释放出来,所以可以“穿越过去和未来,看到这些东西”。而“超动力”课程正是通过开发这些脑波,提高人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让人的专注度变得更高,自然在学习上就有更好的表现———“普通人1个月才能学好的内容,开发了脑波的人一个星期就能学好。”   见现场逐渐沉寂,黄老师补充说,“我们做了10多年,效果有保证,北京大学、暨南大学都有立项研究。”“你们不相信我讲的,那想不想亲眼见证。”讲述完一个个事例后,黄老师高举左臂,大声喊道。“想!”现场热烈鼓掌。   揉搓 贴额 挑眉 蹭眼罩……   学员辨认色卡“花样百出”   在掌声中,一个梳着两个麻花辫的小女孩在妈妈的陪伴下,走到讲台中央。   女孩自我介绍说,她叫晨晨(化名),10岁,来自大邑某小学3年级5班,今年1月报班学习“超动力”。“2天下来,确实蒙着眼睛能摸出色卡。回去训练后,手写的字都能摸得出来。”黄老师邀请大家上台见证。   黄老师将一个黑色眼罩递给大家,让大家检查。和普通眼罩不一样,这个眼罩下方还连接了一块黑布,长度覆盖至脖颈。“可不可以从鼻子下方看到东西?”黄老师问。记者将眼罩对着灯光反复验看,确定不透光后又进行了试戴,确实无法从下面识物。   随后,黄老师拿出了一堆字卡、扑克牌和颜色卡,分发给大家。此时,晨晨已坐到了椅子上,用眼罩蒙住了眼睛,并将双手举过头顶,不停揉搓。10多秒后,她停止了动作,黄老师示意家长将一张写着“车”字的卡片放到她高举的手中。晨晨接过字卡,举在距离额头10厘米处的位置,双手揉搓。似乎眼罩让她有些不舒服,3秒钟后,她用右手背蹭了一下眼罩,继续揉搓卡片。又过了两秒钟后,她又用右手手心蹭了一下眼罩。8秒钟后,她将手伸到脑后扯了扯眼罩的带子,又蹭了两下眼罩。   黄老师弯下腰,问晨晨:“有点像什么?”“书。”晨晨犹豫了一下,小声回答说。   “再搓一下手。”黄老师对晨晨说,“是不是有些不舒服啊?调整一下,换一个色卡。”晨晨接过一张绿卡,和刚才一样将卡在手心反复揉搓。揉了一会儿,她将色卡贴到额头上。“什么色?”“蓝色。”   她开始不停用手背抹额头。“有点热是吧。”黄老师问。晨晨点点头,又接过一张黄卡贴到额头,揉搓了几秒钟:“红色”。黄老师收回卡片,让晨晨“再调整一下状态”。这时,一旁的晨晨妈小声说了一句:“和家里的眼罩不一样”。晨晨又抹了抹额头,重新接过一张黄卡,贴额,揉搓:“黄色。”“好样的!掌声鼓励!”黄老师的声音高亢了许多。   随后,晨晨又正确认出了1张色卡,4张花色扑克牌和两张字卡,没有再错一次。识卡速度快则几秒,慢则十多秒。   记者注意到,在认卡时,晨晨露在眼罩外的眉毛高高地挑了起来,额头被挤出了细纹。“眼睛闭起来。”晨晨妈妈也注意到了,小声对女儿说,“用手摸,眼睛闭起来。” 1 2 3 4 下一页 末页

  • 电话:
  • 手机:
  • 联系人: (女士) 
  • 地址:
  •  
    更多..明迪相关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